第8章 足球:开局点满99的传球值

  “非洲鬣狗”说的张华烈士牺牲的价值的争论,战智湛是亲身经历过的。那是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一日,因救不慎跌入化粪池的六十九岁老农魏志德,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大学三年级学员张华年轻的生命打上了句号,年仅二十四岁。张华牺牲之后,他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他的事迹也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广泛报道,而一场围绕着张华烈士的争论也在全国大学生和整个社会中展开。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光明日报》在国内首次石破天惊的报道张华烈士的事迹,头版二条用三行题发表了一条消息,引题是:《老农掏粪落池军民争相抢救》,主题是:《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光荣献身》,副题是:《学校授予他革命烈士、优秀党员称号,并追记一等功》。消息后配有题为《社会主义文明的赞歌》的编后语。在此后的两个月中,张华烈士占据着《光明日报》重要版面最显著的位置,对张华烈士的报道几乎天天出现在一版,通讯、各地学习体会等等,在这些报道中,紧随张华烈士名字的词汇是“共产主义”、“献身”、“必然性”、“历史造就”……

  就在张华烈士被媒体戴上一个个闪光光环的同时,一场围绕着张华烈士的争论在全国大学生中展开,并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和争议。最先发出“不和谐音”的是南方一家地方报纸。这家报纸所刊文章提出一个问题:年轻大学生救年迈老农,这是金子换石头的“献身”,值不值?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培养一个大学生显然比培养一个农民需要耗费更多的国家资源,而且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大学生一般来说能比一个老农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比老农社会价值高,一命换一命对于社会来说是亏本投资,所以张华烈士救老农的精神不值得提倡。

  无独有偶的是,在战智湛身边,也曾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那是在张华烈士牺牲的三天前,战智湛的同学,“七仙女”中的四姐姬翀靓,在三孔桥下为救一个捡破烂的七十一岁老头姚仁铭,不幸被飞驰而来的火车撞得粉身碎骨。和她一起殉难的还有和她形影不离的七妹史珍香。她们二人真正做到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且她们死得是那么壮烈,那么惊天动地。姬翀靓就这样走了,她虽然牺牲在张华烈士之前,但她却牺牲在另一个大学生之后。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七日早晨,陕西中医学院学生邵小利在学校对面的渭滨公园晨读时,为抢救九岁的落水儿童邵萍,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邵小利烈士的牺牲在社会上也曾引起过不小的反响......

  

  咪咪文学网 | 网站地图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